为了有更好的生活,必须努力准备美食,慢慢享受,才能体验真正的快乐。
当前位置:家常凉菜网 食谱百科内容页

糍粑的家常做法

主料糯米500g白芝麻300g辅料白糖适量
步骤
糍粑的做法步骤11.糯米用清水浸泡一晚上
糍粑的做法步骤22.蒸笼屉里辅上一层干净的纱布,把泡好的糯米捞起放在笼屉里
糍粑的做法步骤33.锅内烧水,大火三十分钟蒸熟糯米饭
糍粑的做法步骤44.蒸饭的时候预热电饼铛,把芝麻放里一分钟
糍粑的做法步骤55.一分钟后揭盖,用小铲子搅动芝麻,直到全部变得微黄
糍粑的做法步骤66.烤熟的芝麻稍凉后用擀面杖辗碎
糍粑的做法步骤77.辗碎后放碗里,加一勺白糖
糍粑的做法步骤88.拌匀备用
糍粑的做法步骤99.三十分钟后糯米饭蒸好了
糍粑的做法步骤1010.没有往些年家乡那种搥窝,我用了个笨方法,就用蒸糯米饭的纱布,包住主饭,然后用擀面杖使劲捣呀捣呀。
糍粑的做法步骤1111.直到 糯米饭被捣得烂烂地成泥状了,就可以做糍粑团啦
糍粑的做法步骤1212.手上沾点水,揪一块糯米泥,用手和成糍粑团
糍粑的做法步骤1313.再在外面均匀地裹上一层刚才备好的芝麻粉,就可以开吃啦。
糍粑的做法步骤1414.糍粑团很香,很想跟父亲母亲一起吃。祝大家节日快乐,天天快乐!
小贴士
还有一种叫伤水糍粑,不用泡米,把糯米氽下再蒸做出来即是

糍粑制作方法

糍粑根据品种和食材的不一样简易程度也会不一样。下面说几种糍粑的做法:

(一)黄豆糍粑,食材准备:圆糯米250克、熟黄豆粉70克、黑芝麻粉10克、白糖20克等

1、圆糯米泡12小时。拿一小碗放入黑芝麻粉10克、白糖20克、熟黄豆粉20克,拌均匀成馅料。用一碗子盛上另外的50克熟黄豆粉;
2、将糯米滤干水后放入电饭煲中,加入少许水,不能漫过糯米;
3、蒸熟后就这样,放入容器里;
4、用擀面棒舂,用点劲舂;
5、舂五分钟后,变得很粘稠;
6、再继续舂,再舂五分钟,就可以了;
7、舂到这个程度,基本看不到米粒;
8、取一小块,放到50克的熟黄豆粉中,两面粘上黄豆粉,这样也就不粘手了;
9、再压平,成圆饼状;
10、舀上一些馅料,像包饺子式的把糯米饼的两边合上,在熟黄豆粉里再滚两圈就可以了。

(二)糯米糍粑,食材准备:糯米500克、油、盐等

1、糯米泡4个小时,上锅蒸10分钟;
2、蒸好的糯米加点盐调味,用木铲子把盐拌匀;
3、拌匀后,压实压平,用刀切长方块或捏成圆形;
4、锅中少许油,倒入切好的糍粑;
5、煎至金黄,翻面,煎至变色,出锅沥油即可。

(三)芝麻糯米糍粑,食材准备:糯米500克、芝麻300克、白糖适量等

1、糯米用清水浸泡一晚上;
2、蒸笼屉里辅上一层干净的纱布,把泡好的糯米捞起放在笼屉里,大火三十分钟蒸熟糯米饭;
3、预热电饼铛,把芝麻放里一分钟,用小铲子搅动芝麻,直到全部变得微黄;
4、芝麻辗碎后放碗里,加一勺白糖拌匀备用;
5、将蒸好的糯米饭捣成泥状;
6、手上沾点水,揪一块糯米泥,用手和成糍粑团,再在外面均匀地裹上一层刚才备好的芝麻粉即可。 糍粑 内容来自:

糍粑是用熟糯米搅拌成泥制作而成,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,人们习惯于在春节前制作,象征丰收、喜庆和团圆,是过年必备之品。糍粑排骨是一道带有浓郁乡土风味的新菜色,柔软的糍粑包裹着酥烂入味的排骨,再油炸至金黄,入口松化内里软滑,带有排骨肉汁,口感非常丰富。
目录
• 制作工艺
• 各地风味
• 打糍粑
英汉词典解释糍粑
词性解释
(把糯米蒸熟捣碎后做成的食品) cooked glutinous rice pounded into paste; glutinous rice cake
>>到爱词霸英语查看详解 制作工艺编辑本段回目录

糍粑是以糯米为主料,清浸泡后搁蒸笼里蒸熟,再迅速放在石舀里舂至绵软柔韧。趁热将饭泥制作成可大可小的团状,搁芝麻炒香磨粉拌白砂糖(或是黄豆炒香磨粉拌白砂糖)的盘里滚动,即可取食,口感香甜。现街头商贩多用脚踩三轮车叫卖,饭泥用保温性能好的特制铁桶装放,摇动把手,饭泥从圆孔钻出。

具体做法:糯米浸泡一天以上,滤干水,置木甑里蒸熟。尔后倒入石臼舂烂至胶状,在干净的器皿上洒些糯米粉,将舂烂的糯米置其上揉搓,捏成小团或饼状,还可以用特制的模具印成各种图案,置通风干燥处阴干。阴干后可浸泡在水中,能长时期保存。食用方法很多,可油煎,可水煮,可火烤,还可用微波炉加热。
各地风味编辑本段回目录

湘西土家

土家人素有“二十八,打粑粑”的说法。每逢春节来临,农历腊月末,家家都要打糯米糍粑。据乡土志书记载:“糯米饭就石槽中杵如泥,压成团形,形如满月。大者直径1尺5,寻常者约4寸许,3至8分厚不等。”小糍粑做完后,由心灵手巧最会做糍粑的妇女,再做几个大糍粑,小则三五斤,大则十多斤。这叫“破笼粑”,象征“五谷丰登”,又显示土家人大方。打糯米糍粑是一项劳动强度较大的体力活,一般都是后生男子汉打,两个人对站,先揉后打,即使冰雪天也要出一身汗。做糍粑也很讲究,手粘蜂蜡或茶油,先搓坨,后用手或木板压,要做得光滑,美观。

糍粑,一般在湘西的冬日里才能吃到,吃它的方法很多。最过瘾的吃法,就是烤糍粑,冬日的湘西阴寒潮湿,为了作热取暖,一般人家都会燃起火炉火桶。糍粑便是放在其中的火盆木炭上烤炙的,火盆通常有铁架,没有我们就用火钳作支架。似乎有倔性的糍粑,让它软化可不容易。烤糍粑的过程,最考验人的性情,性急的人是吃不上的。糍粑得放在微微明灭的炭火上慢慢烘烤,火气不能太大,要不然外皮烤焦,内里却是生硬的。而且要不停的翻边倒面,使它两面均匀受热。
具体做法:
糯米洗净蒸熟。
茶油中放入黄色的蜂蜡,加热融化,涂抹在桌面、门板、石臼、木槌等用具的表面。
把糯米放进石臼中,用丁字型的大木槌用力捶捣。糯米粘性很强,一般是两个强壮的男人来,一上一下地“打”。大冬天的,光着膀子还要流汗。
糯米捣成泥以后,取出放在桌子上,乘热揪出拳头大的米团,压扁成饼,再用门板加重物压住,等糯米凉了就成型了。
糍粑可以存放很长时间,如果放在大水缸里,用水浸泡,定时换水,可以吃到六七月份。
烤好的糍粑可粘糖,或将糖灌入糍粑中,等其中的热度将糖溶成糖水,此时糍粑入口甜香无比。糖是常见的白砂糖,如有土制的红糖片,那就更好。也可将糍粑中裹入豆腐乳(湘西叫霉豆腐),薄薄的铺上一层,如有厨房设备,糍粑亦可用油煎熟吃, 切块用甜酒煮熟吃,各有风味。

桂林

糍粑制作工艺精细。把上好糯米蒸熟后,用力杵打,直到糯米饭全融,像棉团状,然后再取出糯浆做成圆团,放入蒸笼蒸熟而成。水糍粑多放内馅,如豆蓉、莲蓉、芝麻桂花糖等,质地细腻柔韧、 洁白晶美,如趁出笼时热气腾腾,再裹上点白糖或熟豆粉,更是色美味鲜,口感细滑沁甜。

客家

客家糍粑"落汤磁"

在梅州客家地区,每逢传统节日或家庭喜庆,都有做糍粑的习俗。糍粑的制法是:取上等糯谷,最好是壳薄质软的红谷糯,经加工成白净的糯米。用清水把糯米浸透,放进木甑里蒸糯米饭,放进石臼里,用杵槌舂制而成。因此,客家人叫“打糍粑”。舂糍粑的杵槌,要用光滑的木杵,糯米饭粒便粘不住。经过用力舂捣,使之成羹状,然后做成如鸡蛋般大小的糍粑。蘸上炒米、花生、芝麻、黄糖等配制的佐料粉,吃起来柔韧鲜滑,香甜可口。客家农村有句俗话:“十月朝,糍粑粄子碌碌烧。”说的是每逢农历十月初一,家家户户做的糍粑热气腾腾。

打糍粑编辑本段回目录

打糍粑是中国南方各地的春节风俗,各地因民族不同而各有差异。腊月里“打糍粑”是一年中的大喜事,全家都高高兴兴的,亲戚邻居都来帮忙。小孩子知道,一做糍粑就快要过年了。民国时期的《永顺县风土志》中记载:糯糍粑,系糯米饭在石臼中杵如泥,压成团形,形如圆月,大者直径约五尺,寻常者约四寸,厚三分至八分不等。一般的糍粑只有巴掌大小。直径五尺的糍粑,大约是祭祖等特殊场合才用。

湖南紫鹊界——水车打糍粑

每逢春节来临,农历腊月末,家家都要打糯米糍粑。据乡土志书记载:“糯米饭就石槽中杵如泥,压成团形,形如满月。大者直径1尺5,寻常者约4寸许,3至8分厚不等。”糯米晒干了,洗净了,放进木甑,上了气蒸。蒸到九分熟的时候,起锅,两个人提了甑把,疾步走进院落,兜头倒进一个巨大的石臼里。两条粗壮汉子举起手腕粗的枣木大棍,呼儿嘿哟地打起来。这打糍粑很有讲究,追求“快、准、稳、狠”四个字。两个人围了石臼,各站一方,手中的木棍下去要快,收起也要快,糯米粘性太强,免得棍子和米粘在一起;准头要足,两根木棍此起彼伏,都要打在同一个地方,这样糯米才能打得均匀,打得瓷实;稳说的是握棍的手要紧,用力要均匀,不能前面噼里啪啦赛疾风骤雨,后面力气用尽了,软绵绵的跟不上趟,那这臼糯米就算废了;狠不用说,当然是手腕子、臂膀的力气要绷得足,散得畅……如此这般,汉子们一身汗,那臼糯米被打成了粘乎乎得一个团,两支木棍架起来,搁上撒面粉的案板,分成大小不一的小团,塞进刻花的木模,那糍粑就成形了。刚做好的糍粑是软的,从木模里拿出来后,手腕一抖,糍粑在空中转上几个圈,圆圆地落在晒席上,再盖上被单,温度降下来后就OK了。做糍粑很讲究,手粘蜂蜡或茶油,先搓坨,后用手或木板压,做得光滑,美观。小糍粑做完后,由心灵手巧最会做糍粑的妇女,再做几个大糍粑,小则三五斤,大则十多斤。这叫“破笼粑”,象征“五谷丰登”,又显示农家人大方。

贵州——纳灰村里打糍粑

纳灰村,位于贵州黔西南州兴义市郊万峰林风景区下五屯,是一个布依族聚居的村寨。纳灰村的游客不多,随意去村里任何一家都可以学习到打糍粑。当地人说如果要做糍粑,头天就要把精选的糯米用清水泡在桶里,等完全泡涨了,就装到专用的蒸饭器具——甑里去蒸。甑是用厚厚的木片箍成,直径通常在半米左右,上宽下窄,下部置一竹篾片编成尖顶斗笠形的隔板,既可以使米不沾上锅里的水,又方便蒸汽进入。

浓浓的米香已经开始不断地从厨房溢出,蒸到九分熟的时候,起锅,将蒸好的糯米饭倒进石臼里。打糍粑看起来容易,打起来还真不简单。一般初学者的木棍不是一会被糯米黏住,提不起来,就是一会相互“打架”,没多久就会感到手臂软绵绵地没有力气。当地村民结实说打糍粑其实是个技术活,讲究快、准、稳、狠,这样糯米才能打得均匀,打得瓷实,黏糊糊的有韧性。

把打好的糍粑从石臼中取出,放在事先铺好一层黄豆粉的簸箕里,在这里进行最后的加工。在手上黏蜂蜡或茶油,从糍粑上取下一小块,搓成坨,然后压扁,包上黄豆粉、芝麻、引子也就是苏麻等佐料,一个热乎乎的糍粑团就做好了。一口咬下去,又热又有韧性的糯米配上又香又甜的佐料,实在是让人胃口大开,停不下嘴来。 糍粑的做法很简单:糯米泡半天以上,滤干水,放置在木甑里蒸熟,尔后倒入石臼舂烂至胶状,在干静的器具上撒些糯米粉,将舂烂的糯米至其上揉搓,捏成小团或饼状,还可以用特殊的模具印成各种图案,置通风干燥处阴干,阴干后可浸泡在水中,能长时间保存。别小看这小小的糍粑,光他的吃法就有好几种呢:用炭火铁夹烘烤这吃,用油炸着吃,煎着吃``````想到这我就情不自禁的想起了甜酒糍粑。那次我冒着风雪回家,手是冰冷冰冷的,脚也好不到哪去。那时我就在想,如果风雪再大些我怕是一动也不想动了,光说这些有什么用,还是赶紧回家吧!好不容易回到家里,我就被一股莫名的香味引到餐桌。我纳闷是什么东西这么香?定睛一看,呀!原来是甜酒糍粑。我迫不及待的端上来就是一口,仿佛所有的寒冷都被温暖代替,留下的只是一阵暖意,一种透彻心骨的暖意,还有那甜酒和糍粑巧夺天工的美妙融合,咬上一口,软软的,绵绵的,满嘴全是糯米沁人心脾的香味,外面的还一个劲的往里涌……我是多么希望此时此刻有一碗甜酒糍粑摆放在我面前,来驱散我所有的寒意,融入我身体中的一部分。甜酒糍粑吃了不单单是叫人温暖一阵,它还有着其他作用:糯米有着丰富的蛋白质、钙、铁等,中老年人、孕产妇和身体虚弱者吃了能很好的补气养血。 糯米浸泡一天以上,滤干水,置木甑里蒸熟。尔后倒入石臼舂烂至胶状,在干净的器皿上洒些糯米粉,将舂烂的糯米置其上揉搓,捏成小团或饼状,还可以用特制的模具印成各种图案,置通风干燥处阴干。阴干后可浸泡在水中,能长时期保存。食用方法很多,可油煎,可水煮,可火烤,还可用微波炉加热。 超简单糯米糍的做法
这里我用的是开水,先将糖溶解,然后倒入糯米粉拌匀,拌成无颗粒状,盖上保鲜膜。
锅烧开水,上蒸笼,大火蒸15分钟。
将花生打碎,加入白芝麻,入锅慢火炒香变色即可,倒入一个干净无水的盘子里,加入红糖拌匀即可。
蒸好的糯米团子再搅拌几下,然后倒入花生碎里边用剪刀剪成一小块一小块,均匀的裹上花生碎就可以啦。